從pchome的新聞台莫名奇妙的消失後,好久好久沒有好好靜下來打打一些心裡頭的感受。我的小窩有n個,但最精華的就是pchome 了,很可惜,上面的文章完全沒有備份。anyway,讓它隨風而逝吧!
現在是11月22日晚上11點57分,這一天又要過完了。窗外雨聲滴答滴,冷風陣陣吹入,音響裡傳來的是適合在夜晚聽的天空之城配樂-月光中的雲海。它和另一首歌不斷交替的一直repeat ,不知為什麼,這二首音樂特別適合今天的心情。
隨著年紀漸長,雖然懂的事情變多了,但要面對的事情也相對的變多了。喜的事;悲的事都有......
隨著自已年紀的增長,相對的也是父母親和一些長輩的年老。我這個年紀要面對的喜事是,漸漸的有朋友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-結婚,而所要面對悲的事是,慢慢的有一些人從我的生命中離開了。在一、兩年前突然驚覺,自己要面對有人從我的生活中、生命中抽離的事會越來越多。於事乎,慢慢的在思考關於死亡這一回事。
該怎麼說呢?或許死亡這一回事是很難想的清楚的。對我們來說它太抽象,很難用我們一般的思考模式去理解它,再說他大概也不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。
上學期修了門通識課「生命探索與臨終關懷」討論的就是和生死議題有關係的東西。其中有一節課,老師放了一小段影片給我們看,我的印象極深,到現在它還在我腦海中的某一個角落裡。那部片是黑澤明導的我的十四個夢,其中的一個夢「水車村之夢」。顧名思義,它是在說一個發生在水車村的事情。
水車村,是一個凡事的順應自然而活的村子。沒有電,它們的光源是太陽和蠟燭。一切順應自然的他們,認為人如果壽終正寢是個喜事,因為生命是源源不絕的,有死亡自然會有出生。生命就是這樣子生生不息的在循環著。所以,他們村子裡如果有老人過世了,他們會以辦喜事的心情為他舉辦喪禮。
我在想,什麼時候我才可以遇到一個像在辦喜事的喪禮?我想,很難,這跟我們的風俗民情有很大的關係。
死亡,這是我們一直很避諱談的事情。因為不瞭解,所以害怕、逃避。但避而不談,讓我們錯失很多......。如果它的的措手不及而 我們又從來沒有談過,這樣的傷害其實會更大的。如果,真的很難開口去聊這樣的事,其實用文字也是可以達到溝通的效果。那就是預立遺囑。
在那門通識課裡,最後的期末考的考題,其中有一題就是寫遺囑。我還記得我是邊寫邊偷偷的掉淚......。我在想,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。如果萬一有個不幸,很突然的就離開了這個人世,而什麼也沒交代,如果,在生前有留個隻字片語交代一些事情,這樣對還活著的人會比較有頭緒一點。也可以決定自已的身後事要怎麼處理。
說再見的方式有很多種,是不是可以不要沉浸在悲傷裡呢?有時候雖然人有形的肉體消失了,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,這樣子是不是更有意義呢?寫到這裡,想到「草山春暉」裡的阿公。那段戲劇在呈現喪禮時,就把它留在人們心中精神給表達出來。(在民國三、四十年代大多數農村人都不識字,阿公在家開學堂,利用大家農暇時教大家識字,寫字,念書。在喪禮上,有一群人來感念阿公時,背出阿公教過他們的古詩。他們,用他們的方式在送阿公、懷念阿公)這樣子,他的精神是不是流傳了下來呢??
我在想,如果我離開了這個世界以後,會不會有人記得我呢?而我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又有什麼?
拉拉雜雜寫了好多,只是有感而發。我用我的方式在懷念...... 您留下的東西,就像草山春暉的阿公一樣,在我的心底。今天白天的告別式是傳統的習俗,而我偷偷的在我的心底,用我的方式跟您說再見......
Facebook留言板:
唉....pchome裡的文章,是我覺得比較有深度的
嗯!!所謂的有深度...
是,那是我最用心寫的
bagain板裡的都是廢言
嗯...好..那我會好好的經營這裡的
有空常來走走喔
這樣會讓我更有動力寫文章的^Q^
阿!!太可惜了
妳的diary一向很精采呢
耶~~~~
前幾天碰運氣...
連進pchome的新聞台裡..
啦啦啦....
文章全部回來了
正準備把它全數搬到這裡來
太好了~~~~
還沒搬完..快了
還有還有..這次記得備份了^Q^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