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『這不是一個要人同情的故事
我們只想藉著這個小女孩跟媽媽的人生
跟你聊一聊
~生命其實有很多可能 看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~
如果你流淚了
那必不是同情的淚
而是 你感受到了
真-實-的-生-命』
發現這本書是個偶然,這本書本來是放在醫學人文區的。最近因為有經費,
館內在購買醫學人文區的複本書。(醫學人文區的書是不外借的),處理完,這
本書沒人預約、也還沒被借走,我就先借來看啦!
封面那個十五歲的小女生,雖然頭戴著帽子、手打著點滴,仔細看她的臉是
蒼白的.....但那一抹笑容卻洋溢著陽光與青春。是呀!十五歲的年紀,應該正
是準備開始發光發熱的年齡......。但是,這個孩子卻已經不存在了......
《點滴袋上的畫》是作者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採訪媽媽所完成的。這一本書,
透過媽媽的口述,讓我們瞭解他們生活中的事。一個平凡,但是卻是真實的生命
故事。為什麼會取這樣的書名呢?因為她在住院作治療的期間,把畫畫在已經用
完的點滴袋上。一開始,其實他是把畫畫在氣球上的,但是要在氣球上畫畫,是
極不容易的,於是乎......她把空的點滴袋拿來作畫,送給同病房更小的孩子。
這本書,是在前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看完的。一本很簡單的書,但卻令人動
容。它使我邊看......邊掉眼淚......。也許,是因為有過陪伴癌症病童的經
驗。心中的那股心疼感......一觸即發......眼淚一發不可收拾。
那年暑假,第一次當暑期志工......。去的次數最頻繁的地方就是專住癌症
病童的樓層。很多小小的孩子,根本還來不及認識這個世界,就已經為病痛所苦,
在陪伴的那段過程中,看到很多......。現在,腦海裡浮現的是-小朋友們專用
的點滴架上,在輪子的上面加了個小木箱,他們坐在上面大人們帶他們出來逛逛
,所謂的逛逛也不過只是在那層樓兜圈子,但是這樣他們就滿足了。狀況再好一
點的孩子,還有體力到遊戲室裡來玩。
那年暑假,結束暑期值班,走了二個孩子......當我知道時,我愣住了......
印象很深的是,在醫院門口......他笑笑的跟我們說再見,他完成了一個療程可
以回家去了......。是啊!他真的回家去了......回到人最原始來的地方去了......
之後,有機會成為正式志工,但我卻不再選擇那一層樓作為主要的值班地點,
現下想想,可能是害怕這種情感的完全抽離吧!後來最常值班的地點是「急診」
這也是一個可以看盡人生百態的地方。生、老、病、死......。我曾經在三個小
時的值班中,看到了為了迎接生命誕生的喜悅;也看到因為出意由救護車送來醫院
但已DOA的人......,真的......什麼都有。在急診對我而言是一種震撼教育;
而在癌症病童身上......我學會了更珍惜生命,只因我何其有幸......可以體驗
生命、享受生活。
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有很深刻的感受......
『人生,就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。在學校,可以學;在病房,也可以學。
我們大部分人只記得學知識,韻婷以短暫的十五年生命,卻事事都學-
學從容面對磨難、學會微笑看待人生、學凡事盡其在我、學達觀、學感
恩、學......』
我,正學著微笑面對生活中的一切難題......
Facebook留言板:
hey~ baby~
這真的是很讓人感動的 ㄧ篇文章~
人的生命脆弱也因此讓人更珍惜,
我覺得你很有勇氣,因為以前的經歷,醫院是我懼怕的地方尤其是ER
所以為你拍拍手~你很棒:-)
在ER看了很多
其實ER是我最愛的地方
我沒有去念護理,也沒機會當醫生
不然可能會走ER
你以前發生了什麼事嗎?
失聯的這段日子總覺得你改變了不少
但本質是沒啥變的....
改天運動時有遇到一定要好好聊聊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