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2月24日 星期五

被牽動著的......情緒

  今天,在七個小時裡看了三部片。一部,是上課老師放的記錄片;另外二

片是去蹲二輪電影院看的-出竅情人和如果 愛。



  一部部來談談好了,首先是上課看的那部記錄片。片名是-最近 最遠,

這部片沒有對外放映,是一個學生的畢業作品,內容是關於家庭。記錄者是家

中的么兒離家念書、工作十年,而這十年之中家裡發生許多的事情。讓一個原

本應該是與他最親密、最親近的家人,因為距離而產生隔闔,變成離他生活最

遠的。整個片子,繞著這個主軸在走,拍攝家裡面人的生活,其中最重要的是

奶奶。六十五分鐘的片子,過程之中,可以聽見全班哄堂大笑,但在最後也有

人紅著眼眶。



  一直到片尾我的情緒才被勾動,怎麼說呢!或許是有類似的經歷吧!最後

一幕是老奶奶送走了來探望她的女兒,口中念念有詞,說著女兒的老公死了,

一邊走回屋裡;一邊念著佛號迴向給往生者。這屋外到屋裡短短不到十公尺的

距離,老奶奶卻走了一分多鐘。老人家或許記憶力不是很好,但是對於某些事

情還是很敏感的,即使我們刻意的隱瞞......。片尾,放著蕭邦鳴奏曲,螢幕

配著白底黑字。奶奶走了......。那段文字記不起來了,看著那段文字回想到

的是外公過世時的影像......。突然之間,有很深很深的感觸......。



  下午,一個人晃去看電影,這是昨天就在心理計畫好的。先看的是出竅情

人,這是部愛情喜劇片。比起中文片名,我比較喜歡英文片名呢!Just like heaven

英文片名比較有感覺。還好先看的是這部,讓我轉換一下心情,再掉入如果愛

的劇情之中。



  如果 愛,我想它可以被歸類為音樂劇吧!其實我覺得導演的呈現手法還

不賴。它是個【劇中劇】,電影本身就是個故事了,但電影裡又在呈現一個故

事,而這二個故事之間似乎有微妙的關係,在反應著。看似二條不同的主軸,

但導演卻巧妙的讓它們連同一條線。



  電影的開始,有一段話,大概是說:「每個人都是自已生命中的主角,也

可能是別人生命中的主角或配角,又或著只是個過客而已。」扣著這個主題,

池珍熙演的角色有一開始的導演(還是編劇?),有想替孫納出回憶錄的記者

,麵店的老闆。一個人分飾多角在不同時間點出現,代表著那個人只是個過客

。不願出回憶錄的孫納,其實是逃避自己的過去。



  這是一部拍攝手法很細膩的片子,在看時哭的西哩嘩啦的,在看戲時,情

緒被完全的牽動著,現在回想起來的劇情都是片段的,很難串連起來寫出流利

的文章來,待我找來影片重新看過,再好好的整理。



  我在想的是,戲裡的金城武和張學友是不是反應出導演在不同時期的心境

,金城武反應出的是年輕時候的導演而張學友則是中年時的導演。



  這篇文章,走筆至此,想先作個結束了。電影的尾的一幕,有著這麼一句

話,張學友對周迅說:「放手吧!讓我成為妳的回憶」多麼棒的一句話呀!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《如果 愛》待續......... 





Facebook留言板:

3 意見:
tiaraoflove 提到...

看到你寫到"如果˙愛"突然很有感覺

這真的是一部很細膩的電影

去看電影的那天下雨 

我也在電影院裡靜靜的哭的淅瀝嘩啦





我喜歡現實和戲中戲的交錯感,

電影就是現實,過去就是現在,

一切都重疊,

形成一種曖昧而複雜的氛圍,

過去純粹乾淨的靈魂和現在經過十年折磨的現實生活,

不斷的膠著覆蓋,

所以會心酸。



三個主要的人物心情轉折是最精采的地方。



我自己偏心的袒護金城武演的林見東,

從他跟老孫說:

"這十年他都害怕睡著,

因為一閉起眼睛睡著就會夢見她,

就會再一次感受到他失去她的痛苦",

然後兩個人擁抱而背景是過去,

我從這個地方開始哭到最後。



金城武的眼神真的很殺阿(陶醉)

尤其是他好幾幕在游泳池的橋段,

還有老孫離開他後,

他得知老孫跟了他的副導演同學的那一幕,

那種無能為力忘記的苦,

還有不得不接受的痛,

很重的打在我的心上。



周迅的角色其實很容易就讓人討厭,

可是我想她的苦是隱隱的,

老孫沒有真正絕情,

否則十年後她不會還流淚,

林見東可以盡情的哭盡情的痛盡情的恨,

可是孫納不行,

因為是她做的決定,

她必須為了她的選擇往前走,

一但承認難過就表示承認決定是錯的,

所以她只能堅決忘記過去,

其實有誰比她痛?



至於張學友演的聶文,

(偷偷說...真的人都會老 ==")

聶文是真男人啊!!

該放手的時候放手才是真男人,

他跟老孫說"我們都要多了"時,

我想每個人心底都有一聲嘆息。

不過我想他是真的愛孫納的,

而不只是單純的互取所需。

tiaraoflove 提到...

(居然有字數限制)





導演有很多地方都拍的巧妙,

在孫納身上尤其用心去讓她成為連接這十年的人物

例如孫納十年前常常掛在嘴邊的那首歌,

就可以預見後來;

還有孫納冷漠的外表配上她常常不自覺的小動作,

例如不自覺玩指甲玩口紅沉睡時咬牙...

洩漏了她的真實。

池珍熙的酸辣麵也蠻酷的,

他總是出現的有點莫名其妙

雖然我不知道那是為什麼...

不過我很喜歡那個小麵館。



電影最後林見東的那通電話,

"老孫,我走了,不要忘記北京"

莫名聽著這句話眼淚又掉下,

(反正我是愛哭鬼 哈)

一句話,說完了十年。

他彷彿是在說"不要忘記我"





哈 偷偷在妳的地盤發表心得

對不起啦(逃跑)

提到...

給樓上的阿翠



看完你長長二篇的回文

好像又回味了一次電影

對我而言

這是一部後勁很強的電影

所以才無法整理自已的心情,寫文章



忘了從那裡開始掉眼淚......

眼淚一掉,就一直到劇終了!!

放任它流,也沒擦....

到最後哭的更兇



回應-->他總是出現的有點莫名其妙,這句話

我的看法,是認為他在呼應,開始時池珍熙的這一段話:『每個人的一生

就好像一部電影,而他們就是那部電影裡的主角。有時候他們會以為自己

也是別人電影裡的主角,但是他們可能只是一個配角,只有一個鏡頭。更

說不定他們的片段早被人剪掉了,自己居然還不知道。就拿這對母女來說

吧,這女孩肯定是媽媽一輩子的主角,可是十幾年後,在女孩的電影裡

面,媽媽的角色還有多重要呢?在我這兒儲存了很多,被別人剪掉的片

段,我把它們都收起來了。因為有時候他們會剪錯的,等他們再需要的時

候,我就會把片段送還給他們。』



而他演的角色,是個配角只有些許鏡頭.....



你的這篇回文

是篇很完整的文章呢

可以順道po到你的blog裡去

張貼留言